春啟新元,萬象鎏光。為慶祝第115個國際勞動婦女節,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工會與女工委匠心打造系列活動,在傳統技藝與科技創新交織的沉浸式體驗中,詮釋著新時代女性剛柔并濟的生命力場,書寫著這個節日最閃耀動人的篇章。
#1 非遺傳承:銀鏨流光與陶韻生輝
“銀光爍爍,鎏刻時光”
3月4日和3月5日,上海建科院的女職工們在專業技藝老師的帶領下,通過鏨刻、雕琢等工藝,將銀片打磨成獨一無二的戒指或吊墜,親身感受古老銀飾“以紋載史”的文化內涵,沉靜專注中仿佛觸摸到了時間的溫度。
“陶泥生韻,版畫傳情”
3月5日,上海建科院的女職工們或捏塑陶土、施釉燒制,體驗從泥土到藝術品的蛻變;或用木刻刀雕繪各式圖案,融合自然元素印染成畫,制作成一件件“春日花器”。
#2 綠意沁心:田園拾趣與春徑健行
“棚間采綠,徑上追芳”
3月6日,在市郊生態有機農場,上海建科院的女職工們走近水培大棚和田間菜地,親手采摘鮮紅欲滴的草莓與翠綠新鮮的蔬菜,穿梭在綠意春日中,感受科技農業與自然生態的融合之美,清新的泥土芬芳和果香,讓人瞬間卸下疲憊。
“步丈青韶,氧悅心扉”
3月7日,在閔行體育公園,上海建科院的女職工們沿著精心設計的徒步路線,漫步在綠意盎然的公園小徑,呼吸春日清新的空氣,感受春風拂面的愜意。每一步都是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每一眼都是春日的絢爛畫卷,鍛煉了身體,放松了心情,收獲了快樂。
#3 智美煥新:當AI遇見最美的你
“像素重構,光影塑美”
3月7日,上海建科院的女職工們在徐匯園區第四會議室開啟了一場數字美學實踐。利用AI工具解構職業形象照,在參數化建模中實現發型、妝容與光影的精準調控,科技手段將專業氣質與藝術審美熔鑄為數字鏡像。
當非遺的紋樣在數字化鏡像中煥發新生,當田壟的芬芳與參數化建模同頻共振,上海建科院的女職工們在傳統與現代、鄉野與都市、人文與科技的交織中,譜寫著綻放芳華的春日交響,最終凝練成“她力量”的鮮活注腳。
婦女節快樂 Happy Women's Day
[徐匯本部] 上海市宛平南路75號
[莘莊園區]上海市申旺路519號
[金山園區]上海市金流路8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