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19日,第十五屆建筑物理學術大會在上海松江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建筑學會指導,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物理分會、同濟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亞熱帶建筑與城市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綠色建筑全國重點實驗室、高密度人居環境生態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出席,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李存東、上海市建筑學會副理事長李翔寧、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物理分會理事長孟慶林等行業專家學者參會并致辭。上海建科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楊建榮受邀參會,并攜建科院下屬低碳院、材料所研究團隊共同參加了為期兩日的學術交流。
本次學術大會主題為“雙碳戰略背景下的建筑物理”,旨在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戰略部署,推動城鎮化領域的科技創新發展,建設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建筑和城市。大會圍繞建筑熱工與節能、建筑與環境聲學、建筑采光與照明、綠色建筑環境品質、建筑門窗與幕墻、城市微氣候、健康智慧的城市與建筑、低碳城市與建筑等主題,聚焦學術研究和科技發展熱點,探討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主旨報告環節,來自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教授John Grunewald、清華大學教授林波榮、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建平、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楊柳、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趙越喆、廣東省建科院教授級高工楊仕超、同濟大學教授石邢等分別從新時代建筑物理學科的機遇與挑戰、建筑圍護結構和光熱環境研究、半導體照明發展趨勢、建筑節能設計基礎參數研究等方面帶來了最新成果和前沿觀點。
楊建榮作為理事代表在大會頒獎典禮中致辭。大會期間,上海建科院參與建筑熱工與節能、低碳城市與建筑兩個分論壇的技術交流,其中低碳院院長張穎和副院長季亮分別發表題為《高性能建筑對圍護結構性能的挑戰與思考》和《基于能源供需匹配的建筑多元儲能精準定容技術》的主題報告,喬正珺和孫艾維介紹在建筑生命周期影響評價方法和建筑能耗數據監測管理方面的相關成果,積極分享建科院在綠色低碳建筑和建筑物理領域的研究進展,和行業同仁進行互動交流。
[徐匯本部] 上海市宛平南路75號
[莘莊園區]上海市申旺路519號
[金山園區]上海市金流路892號